巴振抖的生活记录 财富自由

从最近开始揭露生活内心

 开始修行,或者说开始休息。心休息了。


告别贪嗔痴慢疑。告别一切这些了。。口业。忘语。观心无着。黏着了就错了。


平常人真的不高尚。因为有所以才不要,所以先富起来;

2020年5月14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次第修行 | 评论:0

修行人得持戒

 哎呀,修行人,不容易,大丈夫才能行得。。。持戒是保命伞。

 

从泥潭出来,总得借助点力量。不然,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发心。从泥潭出来的人才感谢佛戒精妙。。。

 

居士们,在家的五戒十善,真是大方便,大功德,大福报呀。。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忘语,不饮酒。请务必细细体会。真是妙功德本。。四种清净明诲出离尘劳。

 

更有十种善法成就。可以锦上添花。细细体会,更有增益。

戒:

2020年4月7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禅宗顿悟 | 评论:0

修四念处的日常记录

        修四念处有一段时间了。基本能认清楚佛法是基于感受,体会,体验的方法。常起观察,审视自身。

        观身不净,经常洗涮很麻烦劳累。而且进一步看到行住坐卧的状态。再深一步就是白骨头。这里男女都一样。人畜最后归于白骨一堆。过程过程更是不净。而且生死无常。

        观受是苦,六根都是苦的。好像每个人都是苦多乐少。少许的乐,还是无常的,为了无常的事情而做各种因,实在不值得。最后还是让自己受苦。。比如执着五欲,哪个最后受苦的开始。就是弄一顿饭。都是很辛苦。。

2020年2月25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次第修行 | 评论:0

《佛说回向轮经》

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

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。与大菩萨众俱。

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。佛子!若有菩萨求大菩提。为欲救度一切有情。已受菩萨律仪戒。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。有大悲愍。常欲奉事一切如来。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。欲证佛智。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。欲令虚空成大库藏。欲令自手似如意宝作是奉施。唯愿一切诸佛世尊。已住十地诸大菩萨。持金刚者。当忆念我。弟子某甲已发菩提心未安住正道。今持身心。于一切时。以一切种奉施三世诸佛菩萨。愿大自在诸佛如来。已证大地一切菩萨。当摄受我。令我大福德智慧资粮。猛利精进广大心量。寂静调伏神通自在。波罗蜜多速得圆满。

2019年10月6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常用佛经 | 评论:0

药上菩萨《降烦恼海灌顶陀罗尼》

药上菩萨《降烦恼海灌顶陀罗尼》:


难那牟。浮致浮。留浮丘留浮丘。迦留尼迦。

螺牟螺牟。迦留尼迦。

鞞梯鞞梯。迦留尼迦。

阿毗梯他。阿便他阿便他。迦留尼迦。

珊遮罗。莎呵。

此陀罗尼咒。三世诸佛之所宣说。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。闻此咒者诵此咒者持此咒者。得十功德利。何等为十。

一者此咒威神力故。杀生之罪疾得清净。

二者毁禁恶名皆悉除灭。

2019年8月17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实用咒语 | 评论:0

药王菩萨净三障的咒语

药王菩萨说了一个净除业障、报障、烦恼障三障的咒语。

药王菩萨咒


阿目佉。摩诃目佉。痤隶。摩诃痤隶。挓翅。摩诃挓翅。

常求利。摩诃常求利。乌摩致。摩诃乌摩致。

挓翅挓翅。摩诃挓翅。兜帝兜帝。摩诃兜帝。阿榆阿榆。摩诃阿榆。

楼遮迦。摩诃楼遮迦。陀赊寐。陀赊寐。摩诃陀赊寐。

多兜多兜。摩诃多兜。

迦留尼迦。陀奢罗。莎诃。阿竹丘阿竹丘。摩瞪祇。波登雌。

2019年8月17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实用咒语 | 评论:0

普贤菩萨十大愿

 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出自于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
一者、礼敬诸佛。
二者、称赞如来。
三者、广修供养。
四者、忏悔业障。
五者、随喜功德。
六者、请转法(敏感字,中间隔开)轮。
七者、请佛住世。
八者、常随佛学。
九者、恒顺众生。
十者、普皆回向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来自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》

2019年8月17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早课诵读 | 评论:0

四神足怎么修

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,是四种定境,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,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。


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āra ṛddhi-pādāḥ,是得神胜如意的四种定,名为神足,又可称作为神妙的、神奇的力量,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种神妙的脚,是以定为足。如意足,是神用自在、自由自主。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、意志,不受外境的影响;可以约制内心的烦恼,不会表现成为不善的动作及语言。



一般人修习禅定,目的是希望入定,在定中,自然不造恶及不善业,暂时不起烦恼、痛苦,然而并未能从潜在的烦恼随眠中真正解脱出来,出定之后,瞋怒骄慢等心还是存在。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,由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继续修习增上,便能达到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所云:「行者如是得四念处实智慧,四正勤中正精进,精进故智慧增多;定力小弱,得四种定,摄心故,智、定力等,所愿皆得故,名如意足。」这也就是说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,四念处、四正勤的修习,重点在于智慧增多,定力则不足,故须再以修习四如意足的禅定,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与定力相等,所以称之为如意,所愿皆得故。

2019年8月14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三十七道品 | 评论:0

四正勤

四正勤即:


1、为除断已生之恶,而勤精进。


2、为使未生之恶不生,而勤精进。


3、为使未生之善能生,而勤精进。


4、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,而勤精进。


以一心精进,行此四法,故称四正勤。


勤,不怠之义;断,断障之义,或以精勤心断除怠慢心。正勤之梵语为 samyakpraha^na,四正勤即方便精勤于断恶生善之四种修行品目。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二行品。

2019年8月11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三十七道品 | 评论:0

四念处概念、修法和相关内容

大般涅盘经说:佛涅槃后,大众安住四念处住。

在佛教中,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。在三十七道品中,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。

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,又称为四念处观。

1.观身念住

A、观呼吸

B、观姿势

C、时时彻知无常

D、思惟不净

E、思惟四大

F、观墓园九相


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,又称为四念处观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?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,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,故称为四念处观。

2019年8月11日 | 发布:巴振抖 | 分类:三十七道品 | 评论:0